加入收藏
设为首页池州市指教中心,池州市通途交通培训有限公司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,池州市出租车从业资格证考试中心,池州职业教育中心
池州出租车行业法规

包公井的传说

作者:通途交通培训 时间:2017-04-01

 包拯,字希仁(999-1062),庐州(今安徽合肥)人。北宋仁宗天圣五年(1027)29岁的包拯中进士,历任知县、知州、按察御史、西北转运使、天章阁待制、枢密副使等职,并出使过契丹,后封为龙图阁直学士。他为官清正,铁面无私,执法严明,敢于为民请命,欧阳修称赞他“少有孝行,闻于乡里;晚有直节,著在朝廷。”人称“包公”、“包青天”、“包龙图”,死后谥“孝肃”,至今贵池有条老街称作孝肃街。盖包拯曾于宋仁宗至和二年(1055)因“坐失保任事”由刑部郎中降为兵部员外郎,出任池州知州,为官一任造福一方,池州人民甚传佳话,至今,池州有一首民谣这样写道:

长江滚滚向东流,南岸有个古池州。
池州难有三代富,一任清官不到头。
歌中所言“一任清官”指包拯,包拯在池州广为百姓所称颂,《嘉靖池州府志》记载:“包拯为治严而不苛,所至,缩靡费,以利民。且民多德之,立祠祀焉。”至今,在齐山冶春园有包公祠,祠东有一岩壁上书“齐山”二字,篆体,传说为包拯所书。且包拯判案神明,《志》载:“辨浮江尸,与瘗僧冤,时称神明。”
然而最让池州百姓家喻户晓、传为佳话的是池州包公井的传说。
包公井位于孝肃街东街,原城关粮站院内,现已被高楼大厦所包围。井水清澈甘甜,石圈完好,是池城内幸存下来的少有的千年古井之一,可与池城最古老的古舜井(区幼儿园西侧,传为舜南巡时凿)及秀山门外杏花村香泉井相媲美。
相传包公在池州刚上任的那年,池州久旱成灾,流经池州的秋浦河、清溪河以及平天湖都快干涸了,城内出现水荒,百姓为争水打得头破血流。包公想民之所想,整日心急如焚、茶饭不思,踱着方步、捻断胡须,也没有想出个“辙”来。一日走在府厅墙外,见石阶下有几根小草葱绿异常,遂亲自破土刨根,终挖出一泉眼,水珠上窜,包公甚喜,忙命手下人请来砖瓦匠,凿井面砖建栏。修成后,解燃眉之急,百姓吃水不用愁,包公顿时宽慰许多。没想到,池州仅此井有水,其他井几乎都干涸了,城中百姓每天排队到衙门前的井中取水。此井也怪,好比聚宝盆,不论怎么干旱,每天打水的人再多,也吃不干用不完。城中百姓曾因无水为水而斗,现有水也为水而争,包公遂派三个衙役轮流维持秩序。但包公更没有想到,三个衙役竟然打起了各人的小算盘,每日到井边看守时,收取百姓银两,坐收渔利,私下瓜分。
此事不久被人传到包公耳朵里,包公火冒三丈:我挖此井为解百姓之困,没成想三个小吏却坐收得利。遂亲自监守井口,免收银两,把三个衙役收来的钱还给百姓,另罚那三个衙役每人再打一口井。三个衙役知错就改,每天用心挖井,最终四口井中皆见水,四口井连在一起形成方形,俗称“四眼井”。奇怪的是这四口井中,包公所挖的那口井的井水始终比其他三口井要满一些,而且特别清澈爽口,后人为纪念这四口井称为“包公井”。
据说这四口井非常神奇,如果贪官喝了这井中水,立即头痛,终身不愈,因此又被人称作“廉泉井”。后来元朝兵马打进池州,长官饮此甘泉,头痛眼花,一气之下派人填泥塞沙。直到明英宗正统二年(1437)叶恩任池州太守时,才重新进行疏浚,在井边做成石栏杆护井,并立碑刻赞曰:“井无地不有,而公所凿……数碑而不易者,岂以井哉?”为之铭曰:“泉之清兮公之洁,泉之芳兮公之烈。”
清雍正十年(1732)山西人李日章在池州任知州,又浚井,建包公亭,光绪二年(1876)池州知府袭云绮题三个字“包公井”于碑上,一直留传至今,为池州人民所津津乐道。


上一页:丹心碧血足千秋——凌霄烈士传略

下一页:池州“神山”飞来山的传说